1. <progress id="68rzx"></progress>
      
      

      夢帕客棧 官網(wǎng) 郵箱:mpkz@33519.com
      做張家界口碑最好的人文主題精品智慧客棧!
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資訊
      感動無處不在
      2013年08月19日 來源:www.seteriecordani.com 編輯:mengpakezhan.com 已被瀏覽:

        也許我與蘆屾有相似的人生經(jīng)歷,都是從農(nóng)村里打拼出來,起點都是社會的最底層,故而我對他的感覺總是特別親切,雖幫不了大忙,但任何事情只要他找到我,我總是盡力而為。他走到今天這境況,確實不容易。一個農(nóng)村青年,沒有任何人扶持,從大山深處的土家山寨,一步一步走進城市,走向夢想的人生平臺,這既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,也是一個令人欽佩和感動的過程。
        認識蘆屾的那一年,我只有36歲,蘆屾只有21歲。如今,蘆屾已經(jīng)38歲了,而我已經(jīng)53歲了。光陰荏苒,日月如梭。17年過去了,我與蘆屾從相識到熟知,走過了一路滄桑,一路感動,一路情深。
        那個時候的蘆屾,還只是桑植縣城的一個“賣書郎”,名字叫做“夢帕”,還不叫“夢帕”。
        蘆屾在家中排行第五,上有三個哥哥、一個姐姐。兩歲半的時候,蘆屾的父親因為文革中所犯的錯誤,被判刑九年,去了遙遠的津市勞改農(nóng)場接受改造。
        蘆屾度過了一個沒有父親陪伴的灰色童年,看的是層層疊疊的大山,玩的是一坨一坨的泥巴,吃的是紅薯和玉米。他上學的經(jīng)歷也和我大致一樣,是靠兩個兄弟般的紅薯撐過來的。18歲那一年,蘆屾沒有考上大學,成了一名鄉(xiāng)村代課教師,在一個叫做黃泥埡的大山寨子,春教日月,夏育百花。雖然月薪只有90元,但蘆屾覺得自己既是老師了,就得有個老師的樣子,就花掉了當月的一半工資,買了一雙皮鞋,穿在腳上三天三夜不離身,哪怕深夜睡在床上也穿著這雙新皮鞋,舍不得脫下來。因為,這是蘆屾人生中所穿的第一雙皮鞋。
        當了孩子王的蘆屾,身處大山,從未心安。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文學,閱讀了大量的文學書籍,開始練習寫作,并試探著向外投稿。后來,蘆屾跑進縣城開起了書店,希望藉此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和寫作面。因為生活所迫,蘆屾先后從事過國證導游、、旅游宣傳、景區(qū)管理等多種工作,人生之路逐步順坦,手中之筆逐漸凝重。從起步,蹣跚而行,到成熟,到穩(wěn)健,蘆屾經(jīng)歷過無數(shù)的思想蛻變和內心糾結。那種心路歷程,有生死歌哭,有喜怒哀樂,也有含著淚花的感動。
        2008年,是蘆屾永遠難忘的一年。親歷“汶川特大地震”、從四川康定歸來之后,脾氣倔強的蘆屾一門心思要開飯店,結果慘敗,從此決心歸隱江湖,將“傳友”更名為“蘆屾”。
        蘆屾的寫作起初十分艱難,文字稚嫩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蘆屾的文字才慢慢成熟起來。蘆屾從來不寫詩歌,對于小說這種題材也非所長。但是蘆屾的散文和報告文學作品,寫得字字含情,以情動人。尤其是蘆屾的報告文學作品,一篇接一篇,在各大媒體發(fā)表以后,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,也改變了很多報告文學作品主人翁的命運。
        收錄在《感動中國,感動張家界(第一部)》這部報告文學專集里面的作品,是蘆屾這些年撰寫報告文學的心血結晶。這部專集合計19組人物,基本上都是來自于基層,他們的勤勞善良,他們的堅守清貧,他們的矢志不渝,他們的無私奉獻,他們的人間大愛,不僅感動著鄰居,感動著鄉(xiāng)村,也感動著張家界,感動著湖南,感動著中國。因為蘆屾的文字作品,他們的感人事跡走進了中央電視臺、湖南衛(wèi)視、江西衛(wèi)視、貴州衛(wèi)視、東方衛(wèi)視等多家知名電視媒體的專題節(jié)目,傳遍神州,情動四海,讓觀眾情不自禁而淚灑熒屏。因為蘆屾的文字作品,他們的感人事跡得到了人們的傳頌,得到了政府領導的認可,人生命運也得到了改變?! ∫驗樘J屾的文字作品,一撥又一撥志愿者來到了張家界的土家山寨,一批又一批社會愛心款項匯聚到了高山之巔的農(nóng)家。大山深處,修起了希望小學,上學的孩子們穿上了新衣,孤苦無依的心靈得到了慰藉。這一切,都得益于蘆屾手中那支閃耀著感動淚花的筆。
        同時,在蘆屾的筆下,誕生了中央電視臺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,以及各種年度先進人物、年度新聞人物、年度感動人物。因為蘆屾的文字作品,張家界成了一座時時處處都充滿感動的城市,讓人頂禮膜拜。這種感動,與張家界秀美的自然山水一樣,冠絕天下,讓世人驚嘆,讓市民感到無比溫馨。
        這部《感動張家界,感動中國(第一部)》里面的感動人物,其感動事跡多集中于一份堅守、一份奉獻,正是這種堅守和奉獻,才構筑成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,使之挺立在世界的東方,巋然不動,櫛風沐雨,歷經(jīng)風霜,巍巍乎衍生成最美的道德風景,讓全球矚目,讓社會驚嘆。
        為了讓這些感動人物的感動事跡,走到蘆屾的筆下,走進讀者和觀眾的視野,蘆屾深入基層,爬山涉水,風餐露宿,踏著泥濘,頂著日頭,與主人翁同吃同住,與主人翁同呼吸共命運,傾聽主人翁的心聲,表達主人翁的期盼。為了采訪王元舉、王化安父子50多年的育人情懷,蘆屾先后六次爬上了高高的姚峰界小學。為了采訪僅靠一條腿就支撐起大山深處教育事業(yè)的卓從美老師,蘆屾差點摔下懸崖,葬身江埡水庫。為了感受巨魚坪鄉(xiāng)親的勤勞善良,蘆屾在舟車勞頓、徒步爬山中,走進了只有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土家山寨。這份采訪的磨難和艱險,對于蘆屾的人生之旅來說,也是一份感動,一份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感動。
        我真心希望讀者朋友們在這本書里能讀出善良與真情、堅韌與感動,因為我們的民族是善良而易于被真情所感動的民族,一個沒有感動而麻木不仁的民族,那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,是一個將要走向滅亡的民族。感動,是我們民族前行的力量,是我們民族不屈的脊梁,也是我們民族真摯善良的本質。
        《感動張家界,感動中國(第一部)》是一個起點,不是一個終點。因為,感動,無處不在。
        是為序。



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3年3月28日
      于張家界市月亮灣
       



      張家界夢帕客棧 http://www.seteriecordani.com/
      郵箱:mpkz@33519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