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progress id="68rzx"></progress>
      
      

      夢帕客棧 官網(wǎng) 郵箱:mpkz@33519.com
      做張家界口碑最好的人文主題精品智慧客棧!
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資訊
      尋找基層最美的感動
      2013年08月19日 來源:www.seteriecordani.com 編輯:mengpakezhan.com 已被瀏覽:

        這個世界并不缺少美麗,缺少的是發(fā)現(xiàn)美麗的眼睛。
        這個社會并非沒有感動,沒有的是尋找感動的心靈。
       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,社會經(jīng)濟得到了長足地發(fā)展,溫飽問題解決了,國家強盛了,人民富裕了,中國人開始在世界民族之林真正地站起來了。然而,拜金主義也開始同步盛行起來。在人民富裕的背后,是享樂主義的甚囂塵上,是理想信念的逐步喪失,是社會道德的全面淪喪。摔倒的老人不敢扶了,碰上小偷不敢抓了,真正的雷鋒少了,民眾的心慢慢冷了。地溝油堂堂然上了餐桌,三聚氰胺制造了無數(shù)的“大頭娃娃”,反腐怎么越反越多。大家紛紛擔憂,這個時代,人性之美沒了,傳統(tǒng)美德沒了,道德底線沒了,這個國家、這個社會該怎么辦呀?甚至有人驚呼:中華民族,已經(jīng)到了最缺德的時候。
        實則不然。這個社會,這個時代,還有很多人性之美,還有很多傳統(tǒng)美德,在人間,在身邊,感動著你我含淚攜手,激勵著大家奮勇前行。乘著中央“走基層,轉(zhuǎn)文風,改作風“的東風,我們將目光投向社會的基層,去尋找那些最為美麗的感動。
        孟昭良。王元舉、王化安父子。陳銀玉。侯萬家。王筆。卓從美。陳文耀。李道今。谷雨。龔林俊。巨魚坪鄉(xiāng)親。胡翠蘭。金則賢、姚峰禪夫婦。姚春桃。吳成清。田運婷。伍玉甲、彭名銑連襟。張合林、朱恩姑夫婦。高健。
        當這19組閃耀著清晨露珠般純潔光芒的名字,擺到我面前的時候,我震撼了,我感動了。我沒有想到,幾年來,我用手中的筆,記錄下來了這么多感動的名字,這么多感動的事跡。面對這些來自基層,來自大山深處的感動,我想說,他們完全有資格感動張家界,感動中國。
        有一種感動叫做“默默堅守”。子承父業(yè),王元舉和王化安父子堅守白族山寨鄉(xiāng)村教學崗位53年從未中斷,點燃了600多名山里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火,這就是感動。教學成績多年位列鄉(xiāng)鎮(zhèn)第一名,12年沒有一分錢工資,兩任妻子先后離他而去,王化安依然選擇了清貧和堅守,這就是感動。搭著木梯升國旗,國旗綁在樹干上,表達了革命老區(qū)白族人民樸素的愛國情懷,這就是感動。垃圾是臟的,但是通過撿垃圾得來的錢是干凈的,因貧拾荒的陳銀玉,堅守鄉(xiāng)村教學崗位長達30年、月薪僅有400元,這就是感動。為了孩子們吃得飽飽的,不餓肚子,陳銀玉自辦“免費營養(yǎng)午餐”每月倒虧1540元,幾乎導致夫離家散,這就是感動。
        有一種感動叫做“頑強不屈”。風餐露宿四十天,跋山涉水三千里,踩著三輪車跨越四省,山東漢子孟昭良將遍體鱗傷的張家界弱女子田云安全送回家鄉(xiāng),這就是感動。八歲身患腦癌,十歲雙明失明,人稱“小宋祖英”的音樂天使谷雨,誓與病魔頑強抗爭到底,這就是感動。自己動手炒菜做飯,自己動手洗衣疊被,自己動手拾荒養(yǎng)家,6歲女孩龔林俊用實際行動拯救身患尿毒癥的媽媽,長達六年從未言棄,這就是感動。血在身上流,淚在心里流,不拋棄,不放棄,22歲大學女生田運婷敢向恐怖血管瘤毅然亮劍,這就是感動。
        有一種感動叫做“勤勞善良”。74歲了還可以駛牛打耙,土家母親李道今親自操辦了四代直系親人的葬禮,帶領(lǐng)智障的兒子、兒媳撐起了一個完整的家,為提前償還國家貸款砸鍋賣鐵毫無怨言,這就是感動。瞎眼不要緊,覃翠香的心中始終都有光明;身患皮膚癌不要緊,覃貴伍不給國家添麻煩;勤勞善良的巨魚坪鄉(xiāng)親,一舉一動都讓國人為之動容,這就是感動。
        有一種感動叫做“相濡以沫”。丈夫伍傳勝癱瘓在床20年,妻子胡翠蘭精心服侍了20年,從無怨言,這就是感動。你是我的手和腦,我是你的腿和指,殘疾夫婦金則賢和姚峰禪攜手坎坷人生15年,讓張家界三千奇峰為之集體落淚,這就是感動。
        現(xiàn)在回想起來,那些尋找感動的過程,也是一種感動。為了采訪王元舉、王化安父子的感人事跡,我先后六次徒步爬山,登上了大山深處的姚峰界。為了采訪陳文耀的感人事跡,我吃住在陳文耀老家,與他一起躺在四面漏風的簡易木床上,我徹夜未眠,第二天就迎來了重感冒。為了采訪卓從美老師,我搭載兩輪摩托,行程30多公里盤山公路,兩次差點命喪山崖,掉進江埡水庫。采訪李道今結(jié)束,告別揮手的那個瞬間,我覺得李道今兼具了中華傳統(tǒng)婦女所具有的全部人生美德,給她一個平臺,她完全可以母儀天下。在巨魚坪采訪的兩天兩夜,我被鄉(xiāng)親們的善良、熱情和淡定感染著,激動著。那些尋找基層感動的日子,現(xiàn)在,都成了我最美好的人生回憶。
        2010年3月,定居張家界八年的山東好漢孟昭良需要為母盡孝,返回山東老家。受張家界日報社的委派,作為“張家界全城送老孟”系列新聞(通訊)報道的主筆,我與孟昭良同吃同住,直到他離開張家界。傾聽孟昭良的生死歌哭,感受孟昭良的喜怒哀樂,在孟昭良或娓娓道來或痛哭失聲或竭斯底里或泗淚縱橫的傾訴中,我看到了一個平凡人的偉大,觸及了一片最真實的感動。在孟昭良返回山東話別田云的現(xiàn)場,哭成淚人兒的田云,那從胸腔中噴薄而出的一聲呼喊“老孟,我舍不得你走!”,喊出了158萬張家界人的內(nèi)心感動,讓人淚濕滿襟。那聲呼喊所帶來的感動,讓我溫暖至今。雖然,時到今日,圈內(nèi)依舊還有人在議論,人才濟濟的張家界日報社,擁有那么多優(yōu)秀的筆桿子,為什么要起用一位通訊員來擔任這么重大的報告文學題材的主要執(zhí)筆呢?面對這些議論,我滿心愧疚。但是,這些議論,反過來讓我進一步認清了自己的創(chuàng)作特長,那就是今后的創(chuàng)作方向應該是報告文學,用自己的筆去尋找和記錄人世間那些最美的感動。感謝趙杰老師那一次采訪活動的極力推薦,感謝周和平等報社領(lǐng)導對本人文字的高度認可。
        多年來,我雖然付出過很多,但是讀者們對我的文字很是鄙夷,無論我怎樣追求進步、改變自己、努力學習,收獲的總是讀者們的狠狠打擊,而得不到哪怕一絲絲的鼓勵。這成為我文學創(chuàng)作多年來的心理陰影,總是無法徹底抹去。然而,這些年,在報告文學創(chuàng)作方面,我一步一個腳印,通過我的筆,創(chuàng)造了一個又一個大山深處的奇跡,讓多名鄉(xiāng)村教師多次走上了央視的舞臺,讓山里的孩子們看到了山外精彩的世界,讓品學兼優(yōu)而家庭貧困的孩子得到了愛心資助,引來了希望工程款建起了希望小學,先后推出了多個讓人淚奔的感動人物,讓貧病交加的家庭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我用我的文字,證明了自己:這些年,我沒有白活。你我前行,一路都有感動。正是這些感動,才創(chuàng)造出了大山深處的多個奇跡。
        這本集結(jié)了19組感動人物感人事跡的《感動張家界,感動中國(第一部)》只是一個起點,一個本人繼續(xù)尋找最美感動的新起點,一個持續(xù)深入開展“平安滿意在張家界”專項活動的新起點,一個打造張家界國際知名旅游城市的新起點,一個構(gòu)建和諧社會的新起點,一個建設美麗中國、美麗張家界的新起點。
        感動無處不在,感動就在身邊。這些感動,是人世間最為漂亮的文明風景。這些感動,是中華民族不斷前行的力量源泉。這些感動,是建設美麗中國、美麗張家界的堅實基礎(chǔ)。
        情動天下,感動你我,感動張家界,感動中國。
        感動,無處不在,在人間,在身邊。
        是為跋。


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      2013年2月9日除夕之夜
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于美麗的人間仙境張家界
       



      張家界夢帕客棧 http://www.seteriecordani.com/
      郵箱:mpkz@33519.com